公司动态 | 瀚海聚能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8月22日-25日,第二十二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中国物理学会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10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及企业界的700余名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发展展开深入交流。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会议,并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理论与模拟》、《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实验与诊断》两场分会场中进行了主题分享,介绍了瀚海聚能在FRC(Field‑Reversed Configuration,场反位形)等离子体上的研究及成果,得到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会议现场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研讨,有效促进了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与跨界合作,加强了科研界与产业界的联动。本次会议不仅为我国等离子体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也为成都地区相关产业的集聚与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等离子体技术在更多领域实现创新应用。瀚海聚能等离子体模拟研发陶治豪、诊断研发李东鲜代表公司参会,并作主题分享。
瀚海聚能研发人员作主题分享
在主题为《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理论与模拟》的分会场,陶治豪以《FRC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与MHD模拟研究》为题分享了公司在FRC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与平衡特性上的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Grad–Shafranov方程在FRC平衡分析中的适用性,并为理解FRC高β平衡特性提供了模拟支撑,对进一步开展FRC理论研究和装置设计极具参考价值。
瀚海聚能研发人员作主题分享
在主题为《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实验与诊断》的分会场,李东鲜以《FRC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研究》为题分享了公司在自研FRC聚变装置HHMAX-901上开展的诊断技术研究。公司创新性地集成设计了高速可见成像、抗磁磁通环、光电探测三种诊断技术方案对高达~200km/s运动速度的等离子体进行瞬时捕捉。利用高速可见成像逐帧图像识别技术,磁通环信号感应特征处理分析,飞行时间法测量光电信号,上述多种技术路线相互校核获取关键的FRC等离子体喷射速度,为后续装置等离子体试验优化提供支撑。
瀚海聚能FRC聚变装置HHMAX-901
可控核聚变技术日趋成熟,正走出实验室迈向落地。其中系统结构简单、造价及运行成本低的FRC备受关注,被称为核聚变领域的“黑马”及有望首先实现商业化的技术路线。瀚海聚能作为我国首家在聚变研发领域聚焦直线型场反位形(FRC)技术路线的民营企业,在FRC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上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次会议上,瀚海聚能分享的FRC相关技术研究和成果得到了参会人员高度关注,互动交流热烈。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极端天气的增多,电力消耗巨大。在刚刚过去的7月,我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的开发及应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风能、光伏虽然绿色无污染,且是理论上的无限能源,但其发电并不稳定。增加储能设施又将大幅提升成本。而水电站,投资太大,且受环境限制过多。在火电厂收紧增建(碳中和目标)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聚变电站。依托FRC技术,瀚海聚能正加速推动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目前公司一代FRC聚变装置HHMAX-901已成功实现等离子体点亮,后续将以该装置为载体,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与交流,系统性推进新型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加速核心器件突破,推动核聚变应用早日变成现实!